12月18日下午,由上海市江蘇商會輪值會長單位——中國干細胞集團連續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與倫理峰會在上海成功舉辦。秉承“開放共享、合作共進、合規高效”的宗旨,此次峰會聚焦在干細胞移植的發展方向和倫理合規要求,展望了未來干細胞產業的應用前景和無限機遇。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主委吳德沛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并致辭。來自全國和上海市各大醫院血液科及婦產科的主任、專家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共同參加會議。
▲學術盛會
本次會議由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中國干細胞集團聯合主辦,由中國干細胞集團附屬干細胞醫院和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承辦。中國干細胞集團首席科學家阮長耿院士、陳賽娟院士等發來賀信和視頻祝福。
▲陳賽娟院士發來祝賀視頻
中國工程院院士阮長耿專門發來賀信:欣聞中國干細胞集團附屬干細胞醫院上海分院正式獲批,明年院士專家門診也將在集團金鐘大廈建成并投入使用。未來集團在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大有可為,在干細胞技術的臨床轉化領域也將繼續做大做強。
▲阮長耿院士發來賀信
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上海市醫師協會會長、上海市醫學會名譽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原上海衛生局局長徐建光教授在線致辭。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復旦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原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等領導蒞臨現場并致辭。上海市醫院協會會長、原上海市衛生局局長陳志榮,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監督所原黨委書記李力達,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朱自嚴等領導和專家蒞臨會議現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院管理處處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王藝教授在線授課。
▲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徐建光教授致辭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致辭
▲復旦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原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教授致辭
▲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名譽會長、原上海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馬強教授授課
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名譽會長、原上海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馬強,作《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獲取制備、存儲分配及移植的倫理原則》主題報告。馬強會長充分肯定了中國干細胞集團附屬干細胞醫院在“全國地貧患者移植救助精準扶貧”重大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積極參與跨區域醫聯體合作,共同為提高海南醫療技術水平做出貢獻。
▲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主委吳德沛教授致辭
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主委、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吳德沛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由中國干細胞集團建設和管理的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全球華人患者配型成功率達到100%,造血干細胞移植例數超過6300例,領跑全球。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中,體重超過30kg的占82.85%;年齡超過18 歲的占67.40%;患者五年存活率為 60.2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既是集團的工作成績,也代表了我國干細胞治療技術的成果。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將聯合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整合學會資源,幫助集團附屬醫院及各地血液科的建設,促進干細胞醫學技術的進步和成果轉化。
▲眾多專家學者在線參加
會議中,來自全國各地三甲醫院的血液科和產科專家及干細胞領域的一百多位專家以獨到的視角、前沿的理念,從血液疾病的各個角度,共同探討了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在臨床上的應用和發展,分享了各自的科研成果,并深入探討了干細胞技術的熱點和前景。
同時,中國干細胞集團領導也就集團已完成的6300多例干細胞的臨床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特別是對今年成功完成的多例自體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進行了專題匯報。與會專家對集團臨床移植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認同相對于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來說,自體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沒有移植排斥問題也不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癥,對移植細胞數量的要求更低并顯著提高了移植安全性,尤其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一些實體瘤和白血病,治療效果非常顯著。
▲患者見面會
(左一為九院馬立元主任,左二為復旦兒科錢曉文主任,左三新華醫院郝思國主任)
在專家們的講課交流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主持人邀請上了三位特別的嘉賓,他們是三位康復患者的代表,分別是2016年在新華醫院被診斷為白血病并接受臍帶血移植的老林(化名)、小強(化名)和2018年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被診斷為免疫缺陷病并接受臍帶血移植的浩浩(化名)。當三位康復多年的患者見到了當年的主診醫生新華醫院的郝思國主任、九院的馬立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錢曉文主任時激動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淚,并為三位主任送上了感恩的鮮花。臺上臺下的血液科主任和專家們也為這樣一個感動的場面感到欣慰,因為專家們的付出就是為了幫助病患能夠戰勝病魔,保證了病患個人的身心健康的同時也保全了整個家庭的完整性。
▲現場合影
(前排:左一為馬強,左二為馬興發,左三為陳志榮,右三為吳德沛,右二為桂永浩,右一為李力達)
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加強了全國范圍內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及臨床安全用血的合作交流,也必將加速帶動我國干細胞產業的全面發展,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實施做出新的貢獻。